今天在PTT電蝦上看到有人朋友組電腦,店家居然賣給他工程版(ES版)的CPU,如果不是他幫他朋友檢查的話可能永遠不會發現真相。ES版的CPU由於沒有保固、沒有風扇,因此未來使用若遇到問題,可以說是求助無門。(也許店家會說有店家自己提供的3年保,但是萬一店家有天不見了就...)
這篇來介紹兩個免費軟體,可以檢查電腦的核心零組件資訊,讓不懂電腦就組電腦的網友們也能確保自己買到的零組件正確無誤。
CPU-Z http://www.cpuid.com/softwares/cpu-z.html
GPU-Z http://www.techpowerup.com/gpuz/
下載好這兩個軟體之後,CPU-Z需要安裝、而GPU-Z則是直接執行即可。先來介紹CPU-Z,一般來說組裝完電腦之後要確認的資訊有以下這些:
CPU資料:CPU的名稱(Name)、步進(Stepping)、快取大小(Cache)
主機板資料:主機板的名稱(Model)、製造廠商(Manufacturer)、主機板版本(Rev)、晶片組(Chipest)、南橋(Southbridge)、顯卡插槽介面(Graphic Interface)
記憶體資料1:DDR第幾代(Type)、總記憶體大小(Size)
記憶體資料2:單一條記憶體的大小(Module Size)、製造廠商(Manufacturer)、DDR第幾代
顯示卡資料:顯示卡名稱(Name)、顯示卡插槽介面(Bus Interface)、視訊記憶體形式(Memory Type)、視訊記憶體大小(Memory Size)、繪圖核心預設時脈(Default Clock)、視訊記憶體預設時脈(Memory)
利用這兩套軟體,就可以輕鬆查看電腦核心零件的資料,這樣就不用擔心買錯或是被掉包了。不過在組電腦之前最好還是自己稍微了解一下各個零件的詳細資料,最好上網查一些開箱介紹,然後購買時請務必讓店員現場打開產品的彌封,確定購買的零件是自己指定的、並且為新品,這樣才不會有問題唷!